宋涧菊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院,诉讼法学专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多年,具有法院工作及公司法务工作经历。宋律师的座右铭为: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兢兢业业做事,勤勤恳恳做人。 详细>>
律师姓名:宋涧菊律师
手机号码:18932522188
邮箱地址:18932522188@163.com
执业证号:11302201211806392
执业律所:河北天壹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天元骏景底商东段九号
导读:没有抚养权一方在夫妻离婚后对子女享有探视权,但是对于探视权法律是有所规定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探视权会被中止?下文为您详细介绍。
一、可以中止探望权的情形主要有:
1、探望一方对子女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
给予未抚养一方探望权,主要是为了提供未成年子女一个良好美满的成长环境,如果探望一方对子女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那么探望权的行使就违背了权利行使的初衷。
2、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的。
未成年子女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自己亲人的影响,因此如果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那么将会对未成年子女的成长造成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
3、探望一方有严重的健康障碍,威胁子女健康的。
探望一方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给予其接触、探望未成年的机会,那么将会增加传染给未成年子女的机会,导致未成年子女的健康问题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探望一方有影响未成年子女健康状况时,应当先中止其探望权的行使。
4、探望一方存在严重品质缺陷直接威胁到子女健康或者安全的。
探望权的行使侵害了未成年人成长的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探望权的行使,侵害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二、探望权行使的具体内容:
1、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享有探望权,抚养孩子的一方应协助该方行使探望权。
生活当中会有抚养孩子的一方阻止探望一方探望的情况的发生,如果探望一方的探望行为没有侵害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那么抚养一方应当协助探望一方行使探望权。
2、未成年人的父母可以就探视权的时间、次数以及地点等详细内容协商确定。
3、父母无法就探视内容达成一致的,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据具体内容作出探视权的具体判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